科研扬帆 智领未来
新闻与文法学院开启“科研月”首场学术沙龙
10月16日下午,新闻与文法学院举办了“科研月”首场主题学术沙龙“科研团队的建设思路与规划”。该院院长吕尚彬,党总支书记杨芳,传播系、广电系、文法系学科带头人和科研团队全体成员参会,活动由常务副院长余林主持。
活动伊始,余林介绍道,学院新学年将开展有组织的科研活动,自10月起的“科研月”将包括学术沙龙、学者论坛、调研实践、成果展示等内容,以切实推进科研工作的下沉,促进师生科研能力的提升、学术交流和跨学科合作、科研成果的产出。本次学术沙龙的主要内容是学院遴选的四个科研团队阐述团队的学术方向、科研工作计划,并与参会教师进行深度讨论。
“基层媒介化智治研究”团队负责人余林教授指出,该团队是校级科技创新团队“智能传播”的二次发展和持续建设。团队需要在学科生态圈中找到合适的生态位置,在“政府-媒体-公众”三方互动的社会框架下,进一步明确新的学术研究点。余林认为,社区是社会关系最浓缩的基础单元,也是目前国家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落脚点之一,而媒介在多元治理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团队将关注城乡社区治理的媒介图景,开展调研走访、个案和群案分析、媒介化治理策略研究,结合太阳官网获批的湖北农业现代化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的共建要求,同时积极与相关政府机构、社区、第三方社会服务机构合作,着力推动多类型成果的产出。
“短视频媒介生态与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团队负责人张萍副教授介绍,该团队聚焦智能时代内容生产微视频化的爆发式增长趋势,这不仅重塑了媒介生态,还带来了新的社会价值与生产力形式。团队研究旨在探索短视频如何重塑生产力形式,探讨其对经济、文化、社会的深层次影响,分析其在智能化生产、传播机制、经济效益和公众参与中的创新模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与文化创新。
文法系主任陈永蓉教授分别介绍了“数字法学与智慧司法研究”和“生成式文学创意与语言科技创新研究”团队的情况。“数字法学与智慧司法研究”团队专注于探索数字社会背景下新型的法律关系,研究如何在技术发展与法律规制之间实现平衡。在智慧司法领域,团队深入分析智能系统的法律适用及应用场景,推动司法公开和精准决策。“生成式文学创意与语言科技创新研究”团队主要研究生成式AI技术在文学创作中的应用,通过语言模型生成具有创意性、情感性和文化深度的文学作品,同时研究语言科技如何赋能教育、文化传播等领域,推动文创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在研讨环节,与会教师纷纷建言,如研究中可以关联到实体产业或部门,重视与外部资源的连接;团队分工需进一步明确项目内容,做好进度计划;尝试根据研究进度做好年度成果积累,为学术专著等成果形式打好基础。
吕尚彬在为各团队提出优化建议的同时,也提出学院科研团队在建设中既要响应国家战略,也要依据自身基础条件打造特色,同时要成为课题项目的孵化池、学术骨干的孵化器、科研成果的生产基地。
此次学术沙龙也是该院新学年科研工作启动仪式,学院将以团队建设为科研工作的重点抓手,进而形成辐射和带动效应,促进科研成果产出的提质增效。
教工通讯员 汶子乔
编辑 张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