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与文法学院举办红网“评论之星”选拔赛动员会
10月16日,新闻与文法学院举办了红网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动员会。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的热情,并为学生提供宝贵的参赛指导。会议由新闻学专业负责人杨娟主持,副院长郑传洋和新闻学专业学生参加。
郑传洋讲话表示,红网作为全国评论主阵地,参与其比赛更应以锻炼自身综合采编能力为目标。他将赛事比作一面镜子,鼓励同学们在参赛过程中开阔眼界,不断检验自身实力水平。他强调,大学学科竞赛的意义在于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而这一能力的提升将直接促进专业技能和精神层面的双重成长。
杨娟详细介绍了红网红辣椒评论频道包括“文字+漫画+视频”在内的多元呈现形式,并展示了红辣椒评论线上竞赛与线下研讨相结合的大学生评论员培育模式。她指出,红辣椒评论紧跟新媒体时代步伐,积极建设第三方平台,构筑起强大的立体传播矩阵,有力传播了主流声音。近年来,红网推出的“青年+”战略更是以热爱时评的青年学子为评论中坚,与各大校媒紧密联动,共同培育评论新生力量。杨娟表示,在融媒体时代,文本评论并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融能力”,因此,红辣椒评论“评论之星”选拔赛不断创新,先后增设“视评”“漫评”赛道,构筑了“文评+视评+漫评”的竞赛格局,鼓励学子各展所长,打造更多元的“融评”形式,实现更好的“融评”传播和跨屏互动。
作为去年参赛选手代表,新闻2102班黄宇程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体会。他认为,要写好评论应注意四点:一是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与时政新闻,做好选题策划;二是注重时效性,多听老师意见,及时修改,不怕修改;三是注重观点提炼,观点可以从态度、温度、深度三个维度考虑;四是注重文章的逻辑与结构,议论集中,段落应起承转合。
据悉,目前“评论之星”选拔赛已成为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评论赛事。此前,该院杨娟老师被红网聘为第十届全国大学生“评论之星”选拔赛“星导师”。本次选拔赛动员大会不仅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大赛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也为学生参加第十届“评论之星”选拔赛做好了动员与赋能。
记者 蔡蕊
教工通讯员 杨娟
摄影 李秉坤 蔡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