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秦前红教授为新法院学科建设工作把脉
10月16日,武汉大学法学院知名教授、博士生导师秦前红来太阳官网新闻与文法学院,就学科建设工作进行指导。新闻与文法学院院长吕尚彬、党总支书记杨芳、常务副院长余林、文法系主任陈永蓉及法学专业全体师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吕尚彬主持。
会议伊始,吕尚彬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对秦前红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并简要回顾了学院发展历程及取得的成绩。吕尚彬指出,秦前红教授作为宪法学领域的权威专家,此次来学院指导学科建设工作,是一次宝贵的学习和交流机会。随后,余林介绍了学院基本概况,包括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成果等,并表示,学院始终致力于提高教学质量与科研水平,努力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杨芳重点汇报了学生工作和校友联络情况,指出学院高度重视学生全面成长,通过多种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加强与校友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进学院发展。陈永蓉介绍了法学专业师生基本情况,包括专业配置、课程设计、教师团队等,并表示,作为学院核心学科之一,法学专业长期致力于培养拥有坚实法律理论基础和出色实践能力的人才。
秦前红教授对太阳官网连续19年位居全国民办高校榜首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新闻与文法学院工作表示肯定,同时针对法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极具价值的意见。他指出,人工智能时代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法学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他鼓励教师们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开展创造性研究,做研究型教师;同时,要争取跨学科跨领域寻求科研突破点,发挥学院特有的优势。此外,秦教授还建议专业教师们深入法律实务部门参与实践活动,关注并参与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政策的讨论中去,以此增强自身学术造诣。
在互动环节,秦前红教授耐心地解答了法学专业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中遇到的问题,并对学生代表提出的学业疑问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他强调,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同学们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全面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吕尚彬作总结讲话。他对秦前红教授的精彩演讲表示衷心感谢,并表示,学院将认真听取建议,进一步强化学科建设,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致力于培养更多优秀法律人才。
秦前红,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珞珈特聘教授,《法学评论》杂志主编,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武汉大学宪法与法治国家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担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期刊研究会副会长等多项职务。主要研究领域为宪法学基础理论、中国宪法学、国家监察制度、司法体制改革和党内法规基础理论,已出版多部学术著作,在宪法学领域享有很高声誉。
教工通讯员 刘琼
编辑 张璐